浙江的“改革饭”怎样越吃越香
在浙江办理政务是种什么体验?许多网友亲测之后给出了三个字:“没想到”。
“没想到连迁户口都可以网上办理了,浙里办属实牛!”
“企业注册线上办,没想到只需要半小时,当场可以下载电子证照。”
办事不求人、透明又方便,成为浙江老百姓和企业主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不少人夸浙江,“办事效率嘎嘎高!”
从效能革命到“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再到如今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浙江依靠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让办事少跑腿、不跑腿变成了常态,社会各界真正享受到吃改革这口饭带来的便捷和舒心。
民警指导民宿从业人员在“浙里办”APP办理业务 图源:视觉中国
一
出路出路,谋出去了,总会有路。面对资源的“先天不足”和“成长的烦恼”,浙江为自己谋了一条发展出路,那就是吃“改革饭”。
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曾生动地阐述了他的“改革观”:“我们在各项改革中,经常通过试点的方法,取得若干经验后再推广。既然是做试点工作,前人没有做过,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怎么有利于发展就怎么改革;就是要超越原有的体制,从根本上冲破束缚发展的桎梏。”
发展走到哪个阶段,改革就攻到哪个阶段。发展碰到问题,总有改革冲到前面为其开路,不断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发展保驾护航。对于浙江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习近平同志曾总结,“就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记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要求给义乌这个“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破除制约其发展的融资、进出口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全省推广温州机关效能建设的经验,向一些政府机关的“衙门痼疾”开刀……
吃改革这口饭难度系数不小。它“硬”,不好嚼,要打破旧有格局和既得利益,克服行事作风的惯性惰性;还得因时因势而变,因为先人一步踏入“无人区”,并无“参照物”可供参考。
但正是从这口“硬”饭当中,浙江吃出了发展的优势与底气。边走边干,边改边看,浙江这个“小个子”,靠改革走上“找由头”“尝甜头”“有奔头”的发展正循环,逐渐长成了经济发达、活力十足的“大个子”。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 图源:视觉中国
二
回顾浙江吃“改革饭”的历程,能够品出几番味道。
喝“头啖汤”。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2006年,面对义乌超常规快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义乌实行史无前例的扩权,总共下放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让义乌市政府一时被外界称为“中国权力最大的县级政府”。“义乌模式”成就“世界超市”,如今,“世界义乌”的名声早已深入人心。
义乌,只是浙江改革精神和改革成就的缩影。从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到“山海协作”工程,从合作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到村务监督,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从领导干部下访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每一个领域的尝试、每一项事业的突破,都源于浙江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敢为天下先。
做“大众菜”。改革是人民的事业。一方面,浙江的老百姓从不是改革“局外人”,温岭“民主恳谈”带给社会主义民主新内涵,温州烟具行业协会“入世第一案”为市场经济体制注入新活力,人民的实践创造不断为改革注入源头活水。
另一方面,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浙江十多年来坚持为民办实事,不管是老百姓个人办业务,还是企业主开厂办企,浙江不断完善为群众、企业服务的体制机制,为市民和办事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营造“办事不求人”的环境,率先形成了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经验。
数据是最硬气的口碑。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完成率达130.39%,群众总体满意度达99.47%;全国工商联“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中,浙江获得营商环境满意度总得分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一,实现“三连冠”。
尝“辛辣味”。绝大多数改革是要触动利益、打破舒适圈的。许多人认为,浙江在市场化改革、民营经济、城乡协调、绿色发展、社会治理、营商环境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是“优等生”“模范生”。
这些成就并非凭空得来。每一次深化改革,都是对政府自身职能、理念、运行模式的一种重塑。正是在一次次辛辣的改革中,浙江“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和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口碑才得以叫响。
居民在绍兴诸暨市政务服务大厅内的公安综合自助服务体验区办理身份证业务 图源:新华社
三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话不无道理。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面临着更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如何先行,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后疫情时代”,走在前列的浙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正所谓好吃的肉很多都被吃掉了,剩下的大部分是难啃的“硬骨头”。
大变局对于浙江而言,现阶段改革这口饭怎么吃,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笔者认为,以下几招很关键。
一需撬动支点。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所谓的“政策洼地”“资金洼地”总会被市场竞争填平。不容忽视的是,营商环境恰恰是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优势。特别是在冲出疫情的“重围”后,如何让“活下来”的市场主体在池塘里“活得好”,池塘的“水质”最重要。
浙江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用优化营商环境这个“支点”来撬动思想观念、领导体制、市场机制、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求一流。比如政务环境方面,让老百姓“办事不求人”,对企业“无事不打扰”;比如市场环境方面,红灯停、绿灯行,人人公平、事事公正等等。
二需顺应民意。改革攻坚不是一句口号,红利要让老百姓切切实实体会到、享受到,改革成不成功,群众说了算。所以,浙江的改革是紧盯民生福祉、围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进行的。比如深化“扩中提低”方案,把橄榄球做大做实;比如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比如让民生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需善利其器。数字化与现代化是连在一起的,数字之“器”是打开发展之“道”的一把钥匙。当前,浙江的数字化改革已经进入实战实效再突破的阶段,作为改革攻坚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手段,需要在全面贯通、综合集成、建章立制上下更大的功夫,把数字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效能。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与发展,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发展,也没有哪一次改革不历经风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大道向前,我们既要做好“斗争”的准备,也要鼓足“闯关”的勇气。当改革一子稳稳地落下去,发展必然能够满盘活起来。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